以学代教–学校系统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教育4.0--关于学校数字化转型的论文和课题

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以及学校系统。未来的角色会是什么样的,数字化后的学校系统会走向何方?

一些基本的事前准备

是学校反映了社会,还是社会毕竟反映了学校?在这个问题上,就像一个鸡和一个蛋,因为一方面,学校是由社会上很多部分形成的,另一方面,这些部分本身也来源于学校系统。仅仅是这种共生关系就使顽强而迟钝的变化合法化。学校是一种人为的建构,至少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在人类的最后一秒才出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工业化的遗留物,当然也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尽管我们知道,在未来的社会形式和工作世界中,许多这样的僵化结构将不复存在,但这一构造至今几乎没有改变,我们在几个世纪里一直坚持着它,错误地认为它可以为每个人伸张正义。学校只是一个机构,其实它是关于什么应该有空间和时间在那里,关于学习。

6篇关于学校数字化的论文

数字化带来的机会,尤其是由此带来的学习和教育系统的变革过程,是数不胜数的。题材范围之大,可以也确实可以装满书本。在NZZ和FaZ的搜索条目 “数字化学校 “在过去365天(截至2019年8月1日)产生了约180篇文章。仅在这两份报纸上,在过去一年内,大约每隔一天就有一篇关于学校数字化的文章。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像数字化或数字化转型那样将学校从沉睡中唤醒。这清楚地表明,我们不能躲避这种变化,不能把自己锁在地下室里,希望它能过去,之后一切照旧。因此,我想先挑衅性地提出6个论点。我的目的不是要证明它们,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它们是关于学校和学习的未来的论断。因此,它们的目的是为了以刺激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思考。

现在,在我进入正题之前,说好的论文。它们是根本。他们可能会伤害我们对学校的想法。它们未必能被许多人的眼睛读出乐趣来。在一些人看来,它们可能是预言,但我认为它们是显而易见的。

  1. 在数字化建设中,学校是最重要的子系统,必须改造自己,但也是最后一个要改造自己的子系统。
  2. 所有可以数字化的东西都将被数字化–包括学校。
  3.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学校将自行消失。
  4. 数字化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知为何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5. 数字化永远不会结束–学校永远不会结束。
  6. 数字化的变革意味着一切的变革,包括学校的变革。

为了应对上述论文,学校必须彻底改变。这听起来很复杂,乍一看,往往会让很多涉足学校的人产生恐惧。然而,在转型的过程中,问题并不在于动荡本身,而是我们自己从昨天开始的思维和行动态度,以及缺乏离开安全舒适的舒适区的勇气。

但数字化转型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系统,或者说对学校系统提出了什么要求?让我们一起关注学校的分领域、分面、分模式,用数字化的可能性勇敢地改造它们,不失大局,”憧憬 “未来。

以学代教–角色正在改变

今天4岁的幼儿园孩子,在21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仍然会活跃在明天的职场上。到时候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会发生变化,很多工作岗位会消失,还有一些工作岗位会被创造出来,这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的。是时候开始思考我们应该给这些年轻人的未来什么了。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必须如何改变?

负责任是指能够自觉地交出责任。

现在老师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是的,他们将被取代,我确信……但不是被机器人取代,而是被掌握了媒体和智能技术的合理处理和使用,并能将当代的学习和工作形式融入开放式设计的学习空间的人取代。这些人的职业未来如何冠名,还有待观察。未来教师的许多日常工作,特别是集中性、学习分析性、行政性和官僚性的工作,今天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技术来完成。未来,教师的大学教育将更加注重个人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科学和行为心理学、神经学和新的工作形式,而不是孤立的方法论和学科说教。教育者成为内在研究的教练(内在校园),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好奇心,发展个性,陪伴他们向个人目标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专家,工作中始终以能力为导向,并将自己视为团队的一员,希望为学生伸张正义。他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教育机构,专家之间的交流,甚至超越了学校建设的界限。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自觉地放弃责任,多相信我们的少年儿童,让他们相信自己,从而保持不断的敏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些学习关系也可以在儿童和青少年自己之间发展(同伴学习)。因此,今后,教师和学习者将通过对话来解决谁与谁学、何时学、何地学、何事学和目的学的问题。因此,年龄限制、学校类型和班级不再有意义。学校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机动。不过,我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讨论这个问题。

课程跟着激情走–学习才有内在动力

学生的角色是如何变化的?如果学校将不再是学校,学生也将不再是学生。现行学校制度的明确选拔和标准化只在少数几个方面促进了个体的融合和发展,但遗憾的是在很多结构中,人的标准化以及按照成绩原则的群体分离。这样一来,学校就人为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形象。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将对学习者今后的动态学习过程起决定性作用。无数的维基、学习页面和视频将支持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场景中,在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上,在个人学习目标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因此,”一刀切 “的课程从长远来看是过时的。座右铭是:”课程跟着激情走”。统一的课程表和科目大典已经不能公正地对待学习者,不符合个人的学习节奏。

学习者,以其激情和好奇心为中心。他们自己决定在学习中的主题重点和内容深度,但总是在教学支持和指导下进行。内在动机,主题迷恋。才华横溢,魅力四射,值得鼓励。内容部分为独立研究、整合、重复。此外,学习的重点转向跨学科能力和软技能。孩子主要是学习如何学习,而不是如何被教。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概况和反馈,也为随行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信息。

在未来的学校里,数字化支持教师和学习者走上从标准化、统一化、选择化到个性化、敏捷化、动态化、一体化的道路。

Philipp Zimmer ist Schulleiter und Schulentwickler. Er wirkte massgebend an der Entwicklung mehrerer Schulkonzepte mit. Dabei entstanden digitale Lernplattformen, die massgeschneiderte Tagesabläufe und Lernwege für Schülerinnen und Schüler ermöglichen. Er beschäftigt sich intensiv mit digitalen Transformationsprozessen im Bildungsbereich sowie zeitgemässen und zukunftsfähigen Lernkulturen.

Comments are closed.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