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字化作为变革过程的大误区
数字化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技术的改造
数字化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的改造,而是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世界的特点是效率,通过复杂的流程将效率推向极致,而现在我们必须适应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创造力、沟通力、同理心等人的能力得到了释放。
Index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与数字转型)一次次被描述为 “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过程”。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变化当然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最肯定的,那就是:一个过程!
为什么?我们已经从工业化的时代走过来了,组织像机器一样运作。在这个世界上,流程确保每个员工都像车轮上的齿轮一样发挥作用。完美地契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复杂的工作(比如制造一辆汽车)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每个步骤都要由有明确目标的员工来完成。管理部门分配任务并监督遵守情况。流程是应该避免错误和控制各个任务的互动的胸衣。
这种工作安排完全符合一个可规划可预测的世界,我们现在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进入了一个适用不同规则的时代。复杂,与复杂规划与不可预测,手铐与灵活,默认与个人责任。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问题。
复杂的与复杂的
数字化意味着系统思维。由于物联网的存在,一切都可以与其他事物连接起来。我们以移动性为例:从A地到B地,我们不再需要决定单一的交通工具,即火车或自己的汽车,而是可以用电动滑板车到郊区的火车,然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后或许还可以乘坐租车到最终的目的地。一切都可以通过一次支付交易提前预订。数据的整合使之成为可能。汽车的C02排放量下降的速度不再仅仅取决于内燃机的末端,而是取决于其他众多因素。因果关系不再是线性的–我们必须以系统的方式思考。我们沉浸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已经无法用流程来控制。
计划性与不可预测性的比较
复杂性也意味着我们的可靠规划方案较少。我们还是停留在移动性上,用车企的眼光来看:除了各种交通工具的数字化网络化,还有自动驾驶。如果几年后,我可以通过家门口的App,动动手指就能订购到最适合自己的车辆,那我可能就根本不想再拥有一辆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汽车品牌还能像今天这样有意义吗?在经历了100年几乎不变的商业模式后,行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转型。
无论是汽车、灯泡、冰箱还是印刷机–原理总是一样的:当我把一个产品连接到互联网上,并用数据丰富它的时候,就会产生无限多的连接点与世界其他地方连接。因此,企业必须适应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还不知道几年后他们到底会用什么赚钱。相应地开发工作世界,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流程,这一点很重要。
手铐与弹性
我们如何适应这样的世界?当然不是通过更多的流程,而是通过灵活的结构。所描述的这个复杂而多元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创造力的人,他们要抓住无数的机会–冒险、尝试一些东西,与新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每个人的工作越是受到流程的限制,就越没有想象力去认识恰恰是这些多种可能性。数字化变革只能在自由空间中发展。实现员工跨部门的联网,通过现代化的协作工具共享知识,让人和人的技能变得可见。
准则与个人责任
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接管。这样一来,几乎没有任何工作无人负责。X射线图像已经被机器评估得比医生更快、更精确,多年前,一名18岁的伦敦学生开发了一款应用,如果你因为停车被开罚单,比如,可以给你提供快速的法律信息,机械工程已经在实现自动建造。学术界也将从所有与模式识别和标准化有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留给我们人类的将是什么?我们将为我们创造自由的空间,让我们将创造力、同理心和沟通技巧等人类能力更多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谈,律师可以处理非常规的案件,工程师被允许重新成为修理工。我们的人才有了更多的空间。
所以,如果命令和服从变少了,而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就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地去承担个人责任。问问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有勇气与他人分享我们自己的想法,将其提出来并承担风险; 备受关注的文化变革并非偶然,它是企业在复杂的数字世界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必然选择。这种文化的改变需要时间–如果说一种尝试过的工业化手段不奏效,那就是过程。
结论 — — 数字化与变革
工业工作世界的特点是效率,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任务。流程提供了狭窄的框架,管理意味着对目标的不断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性的变化是无法预见的。
应对变革意味着将所有标准工作外包给机器,给人们更多的创新自由。这是一项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巨大任务。对所有流程提出质疑的公司将获得成功。如果这些剥夺了员工的自由,如果这些限制了沟通,就必须重新界定或取消。
挑战很大,但机会也很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