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中的数字伦理

信任和诚信是一种商业模式----道德是公司的一种机会。

如何让数字化变得公平?数字道德应该教育负责任的公司和员工对技术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为了确保安全、社会责任、透明度和个人自主权,IT决策者必须促进用户授权,而不是数字推敲。

数字道德应该给人们在全球网络化世界中的道德决策提供指导。一本手册,为数字化的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 太好了!不幸的是,这不是那么简单。实际上,数字道德应该创造恰恰相反的东西–它应该教育负责任的公司和员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对技术和技术的实施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以便为公平的数字化制定规则。

技术是世界的改良者还是价值的破坏者?

想通过颠覆性创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网络共享社区的梦想还剩下什么?在围绕网络空间被寄予了数十年的希望之后,关于 “破网 “的失望占据了公众讨论的主流。现实世界的保护不起作用,社会激进成了回音室,科技行业也在遭受信任的损失。全球平台经济的负面后果是无法掩盖的。工作的匿名化、自动化造成的工作岗位流失、剥削性工作条件造成的不稳定以及寡头垄断的形成,对政治和商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超人文主义未来的恐惧和担忧正在蔓延,它想让人类劳动(和一般人类)变得多余,给我们一个封建主义2.0,金钱精英颠覆民主宪政国家。

信息技术将知识带到了世界的遥远角落,但它也助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权力的不对称。互联网的消费者被剥夺了权利,因为私人体验被科技公司定义为免费提供的材料,并变成了产品。无孔不入的监视文化使保密权成为一种敏感而又极易受到伤害的商品。人类之所以沦落,是因为出于方便,他们把自己个性的最后一个角落都托付给了机器,而机器则用操纵和上瘾来回报我们。因此,诸如网络合同的发起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或者是 “好好利用时间 “运动和 “人性化技术中心 “的创始人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等批评者都在呼吁为网络技术制定新的规则。

数字伦理:保护人的尊严和自主权

伦理学家是做什么的?他审视了当代人类行动中个人与社会兼容的惯例,以指出美好生活的方法。关于在数字经济中行事的问题很多。数字启蒙如何改变对隐私的理解?我们如何确保个人的自主权而不是剥削?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让我们的生活数据化,为我们提供生活质量和便利的优势,但限制了我们的选择自由?

数字伦理学围绕着自古以来困扰现代人的一个基本哲学问题展开。对于美好生活来说,追求个人幸福和道德责任哪个更重要?或者更具体地从信息时代的角度来说:我们如何才能将一个自主个体的去中心化组织协作的知识社会的理想与资本主义监控管理的现实相协调?而当你按下退出开关后会发生什么?

在实践中,数字伦理学应该提供一个框架,让数字化变得人性化。因为在教育和商业领域缺乏基于价值观的数字素养,缺乏设计商业模式的道德规范,缺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约束性规范。在IT行业、学术界和政策层面都存在着引领潮流的价值清单。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lphabet(谷歌)和德国信息学会都有强调安全、透明、社会义务、尊重和胜任技术进步以及整体责任等问题的守则。”欧盟可信人工智能指南 “强调的是人的监督、技术的稳健性和法律的合规性。虽然这些代码给予的权重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把技术本身看作是目的,而是把技术看作是为人类服务的手段。

数字伦理的出发点是,人的尊严是一切考虑的中心。德国数字伦理研究所的10条戒律强调了个人的自我保护,个人宁可在数据饥渴的网络屏蔽的广阔天地中尽可能少地暴露自己,也要对技术的诱惑进行批判。但是,如果用隐瞒来对抗互联网的透明性强制,个人的自由是否得以保留?还是说,这已经是一种规范的自我审查,形成了常态化的监督体系?谨慎是对的,但不能用信任的价值来博弈。然而,只有当勇敢、自信、数字化成熟的人作为榜样带头时,才能建立信任。

数字化成熟加强了个人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数字化成熟是一种必须学习的态度:它是一个终身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质疑的过程,以便在数字空间中以一种自我决定的方式,沿着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但也有局限性地发展。数字化成熟度既是指在实践中学习数字能力的意愿,也是指在数字传播中采用自己以外的观点的能力。除了自信地使用硬件和软件所需的技术技能外,社会、心理和文化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的是广博的常识、高度抽象的思维和全面的方法。这种元学习又能培养个人的认同感,使判断力增强。

盲目相信机器的力量,和断然禁欲一样天真。数字技术早已成为系统性的相关技术,在政府层面、关键安全基础设施以及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有应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不再是独立的平行世界(最迟)。但决定善恶的算法在很多情况下,用户是不知道的。此外,还存在软件程序易出错的问题,导致安全故障、诊断错误和种族定性等偏见。同样存在的问题是,技术开发过程的记录往往不充分,这意味着即使是开发团队也不能100%地理解他们的系统。是人类还在控制着我们,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黑盒子里?

数字化成熟意味着理解没有一个答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需要学会与不确定因素共处,因为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是要培养抵御外来技术统治的能力。只有健康地不相信数字世界的诱惑,专注于保持我们自己的心理平衡,才能做到这一点。远距离观察是不行的–人们无法避免地潜入后现代网络世界的表层,以全身心地从现象学上探究其深度。

通过用户授权获得信任

认识到每个人都参与到一个潜在的操纵系统中去,和自己主权行使自己的代理权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对算法逻辑的心理普适性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智取。赋能让用户重拾责任感,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决策空间内实现事情的发生。

好的数字化不是在员工身上提高效率,在客户身上推进个性化,而是应该注重在适度的基础上,以疏导和人性化的方式创造价值的职责。就互联网和大数据而言,这意味着只有通过最大限度的自主性(数据主权)和适当地利用人力资源(数据经济),客户和公民才能重新获得信任,长期来看,数字化能促进可持续的福祉。

卖产品不需要心理操控。创造可持续的价值,而不是创造快速增长和短期回报,不仅让人们感到快乐,而且保证了公司的长期生存。要想实现真正的诚信,你必须树立自主的模型,而不是用命令和控制来强迫。进步应该支持人们积极的自我认知,而不是迷惑他们。对于技术系统的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提供 “在熵最小化可控条件下的性能提升”,正如Sarah Spiekermann在她目前的《数字伦理–21世纪的价值体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网站开发中道德设计的4个技巧

合规

合规不仅关注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关注自己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责任。道德设计自然要遵守保护用户的法律要求,比如GDPR的 “设计隐私”。它还注重促进顾客更深层次的社会需求(交流、信息、娱乐、学习、放松等),而不是仅仅面向促进销售的营销规格。

选择自由

清晰、简单、直观的操作有利于网络界面的导航,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往往对用户的行动冲动(call-to-action)的导向,与引导行动和数字推送混为一谈。过多的奖励形式的反馈会造成虚假的激励。上瘾的设计鼓励多重消费,这可能会导致注意力涣散、信息过载和上瘾。通过内在动机促进消费者的平衡和专注,使他的选择自由得到保留,这样更有意义。

情感安全

平静、安全的环境能促进心态,创造情感安全感,让用户建立信任。包括停顿在内的有节奏的序列和真实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减少干扰的基础,有利于集中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用户不会分心于自己的实际动机,可以体验到持久的满足感,而不是短暂影响的满足感。这一点也适用于群体动态:与其通过以地位为导向的自我展示来建立顺从的压力,不如通过结构清晰、调节得当的交流空间来传递一种合作与和谐的团结感。

文化多样性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使网络界面、应用程序或在线商店适应区域和文化特点。这里的重点是设计和产品开发要更加注重社区的多样性,而不是人为的同质化,不能反映真实的世界。自己文化的框架是客户是否购买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多样化的设计可以避免客户因翻译问题而产生的误解,同时实现对产品更强的情感依赖。组织内部的跨文化学习也促进了产品开发和对国外市场的了解

Simone Belko is a media scientist and European studies scholar with a strong focus on digital literacy. With experience in journalism, PR, marketing, IT and training she has excelled in Germany and abroad. As a manager for digital products in the online games and FinTech industry she gained deep insights into online platforms and communities. Simone is the author of "Digital Consciousness" ("Das digitale Bewusstsein") and currently works at Otto GmbH, leveraging her expertise in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Comments are closed.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