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战略–《中国制造2025》(MIC25)
到2018年底,中国政府实施了 "中国制造2025"(MIC25)战略--但它说明了什么?
中国要在2049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国家的雄心。看看《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一点如此重要。
Index
即使有很多内部讨论和国际批评,中国在2018年底推动了他们的新工业战略 “中国制造2025 “或简称MIC25。
这是中国政府为确保中国在本世纪中叶成为领先的工业超级大国而做出的巨大承诺。为此,政府确定了10个不同的产业重点领域,9个不同的战略目标和5个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举措。 但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政府计划在2049年中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将中国打造成一个领先的工业超级大国。到那时,它要确保中国有能力生产领先的技术、创新和工业系统。
九大战略任务如下 (Source: 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
- 鼓励创新
- 推广使用集成化、数字化、技术化的制造方式。
- 夯实整体产业基础
- 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全球华人品牌
- 重点实施绿色制造方法
- 在10个重点领域实现创新技术突破。
-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效率和产出
- 提高服务型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水平
- 中国制造业全球化
2025年、2035年和2049年的目标。
中国在2049年之前有两个里程碑。第一个是在2025年,政府要确保工业能够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目标是让 “中国制造 “在工业生产中拥有良好的声誉。中国工业的廉价和低质量时代应该很快就会结束。
在第二次浪潮中,中国希望将自己定位在领先工业国家的中间领域。这也涉及到更高的能源和资源效率,更可持续的使命,同时也涉及到更多的创新技术。
到2049年,总体目标应该达到,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国家。到那时,他们希望在10个确定的行业领域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高端计算机化机器和机器人
- 航空和空间设备
- 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
- 先进的铁路运输设备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 能源设备
- 农业设备
- 新材料
- 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设备
5大战略举措
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5项举措,在2020年完成已有重大阶段性目标的地方实施战略。
1. 研究和发展中心
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15个研发中心,到2025年,总共将建立40个研发中心。这些中心致力于开发10个确定的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前沿创新。
这里你可以看到目前计划和实施的研发中心的地图,特别是围绕制造技术的研发中心。
2. 重点行业高端项目的开发
在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政府还与产业界合作,规划了大规模的高端产业创新项目。
总体目标是确保中国在重要行业的市场份额增加,并为这些关键行业领域创造知识产权。
3. 绿色制造/可持续生产
正如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那样,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生产。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应该等于或低于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
4. 智能制造
关键是中国企业要在智能制造模式、机器人方面进行投资,同时也要进行数字化。目标是到2020年将生产成本和时间降低30%,2025年降低50%。
5. 新材料
最后一项举措主要集中在基本商品上。到2020年,中国希望能够从本国市场提供40%以上的核心材料和部件。目标是到2025年将这些重要工业材料的供应量提高到70%。
这对世界其他地方意味着什么?
中国政府的这一坚定承诺表明了真正改变中国形象的意愿。他们希望专注于创新和绿色技术,并在未来更多的行业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大规模的投资、试点城市、”一带一路 “倡议和更多的投资为中国的工业霸主地位铺平了道路。
美国已经说过,这将是对美国技术领先地位的真正威胁。但我们也看到,欧洲在过去几年里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共同的战略和创新生态系统。这将导致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从创业市场来看,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创新发生的清晰画面。CB Insights发布了独角兽榜单(价值超过1美元的初创企业),虽然欧洲只有几十家独角兽初创企业,但美国以22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中国以122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公司应该去哪里投资?当中国想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和技术中心时,企业应该去哪里投资研发?
Comments are closed.